今年1至4月,
肇庆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产业
两大产业实现快速成长,
前者在连续两年增速超50%基础上,
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%;
后者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3.3%。
▲小鹏汽车肇庆基地。王振宇 摄
快速提升的产值
和不断提高的产值占比,
让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
这两个新兴产业
成为肇庆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。
面对市场前景逐渐明朗的
新能源汽车产业
和方兴未艾的新型储能市场,
肇庆抓住政策机遇和产业红利,
重点发展“两新”产业,
抢占产业制高点,
将两大产业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支点。
“双龙头带动” 打造“一市造车”产业生态
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。
肇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,
绝非一时兴起——
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产业布局。
早在2016年,在新能源汽车还前景不明、受到市场观望时,肇庆就将这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。7年来,肇庆市委、市政府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全市“首位产业”来抓,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肇庆历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。
几个细节可以体现肇庆
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
决心和诚意
↓↓
??在一次招商会上获悉小鹏新能源汽车项目后,肇庆代表团7次到企业招商; ??宁德时代肇庆项目6个月完成50万平方米厂房封顶; ??仅肇庆高新区就愿意拿出万亩土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。
时间证明,
肇庆的付出获得丰厚回报。
随着小鹏汽车、宁德时代相继投产,
肇庆成为国内少有的
同时拥有整车制造
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城市,
标志着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
进入双龙头带动时代。
▲王振宇 摄
在两大链主型企业带动下,
肇庆先后迎来璞泰来、常州巨石新能源、
合林立业动力电池、安道拓汽车座椅、
天铭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项目。
如今,肇庆已拥有4家规上整车及改装车企业,85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,形成了覆盖整车,囊括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、电线、轮胎、底盘、中控、传感、照明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生态,成功实现“一市造车”甚至“一市定车”。
过去3年,
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
相继突破300亿元、400亿元
和700亿元大关,
连续两年增速超50%,
约占全省汽车产值7%,
千亿产业集群雏形已显。
▲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肇庆制造。图源 南方+
今年1至3月,
肇庆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89家,
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77.4亿元,
同比增长14.16%。
“两条腿走路” 新型储能产业加速发展
成功押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肇庆,
过去一年将眼光聚焦到新型储能产业上,
期待实现新能源汽车
和新型储能产业双腿并进。
▲拥有小鹏汽车和宁德时代“双龙头”的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
如今的新型储能产业,
和当年肇庆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,
正处于产值井喷前的关键期,
资本和城市投去恋人般炽热的目光。
▲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规划图。
如何在激烈城市竞争中
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先机,
肇庆需要有独特的魅力。
↓↓
肇庆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。作为大湾区面积最大的主体城市,肇庆拥有丰富的光能、风能,且是“西电东送”的重要通道,具备发展绿色能源的基础和条件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肇庆谋划投资1000亿元建设164个绿色能源项目,亟须发展新型储能产业,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。 新能源产业发展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近年,肇庆以宁德时代、小鹏汽车等重大项目为龙头,围绕先进动力和储能电池,积极招商引资,着力补链延链强链,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初显规模、渐成体系。 ?2020年以来,肇庆共引进宁德时代、金晟新能源、卓高新材料、震裕科技等储能产业链相关项目20多个,计划投资额近250亿元。 ?2022年,全市共有新型储能规上企业23家,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约306.6亿元,同比增长65%,其中产值超60亿元的企业3家、超10亿元的2家、超亿元的13家。 ?2023年1—4月,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1亿元,同比增长了113.3%,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.5%。当前,肇庆新型储能产业已形成储能电池、电池材料、电池配件、电池装备、电池回收等较完善的产业链。 ?如今,肇庆正加快各类储能电站建设步伐,从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三个维度探索储能应用,丰富应用场景。▲宁德时代肇庆项目。王振宇 摄
“两新”为纽带 深化与大湾区联动发展
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产业,
正成为肇庆深化与大湾区
其他城市联动发展的切入点,
实现自身产业振兴的突破点。
▲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和宁德时代肇庆基地相隔不到四公里。王振宇 摄
广东提出重点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明确把肇庆列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主体城市、配套城市。近日省出台的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,肇庆定位为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、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。
在2023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,
肇庆提出全力做大做强
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产业两大主导产业。
当下,肇庆正以广东省(肇庆)大型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,依托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和肇庆(高要)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主阵地,打造立足珠三角、面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,以实现“广佛肇整车、肇庆汽配、肇庆服务”的区域合作格局。 ▲小鹏汽车生产车间。王振宇 摄 ?到2023年,晋级广东千亿新能源产业俱乐部成员; ?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,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具备整车同步开发能力,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40%。
▲肇庆提出到2023年,晋级广东千亿新能源产业俱乐部。王振宇 摄
肇庆还将新型储能产业
纳入肇庆“主导+特色”产业体系,
从政策引导、市场主导、
科技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,
加快打造500亿元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。
▲数读肇庆“两新产业”。李哲琳 制图
引进小鹏汽车、宁德时代,
押宝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产业,
肇庆正着力构造城市的未来。
通过踏踏实实抓好产业招商落地,
肇庆在大湾区新能源产业上
甘当配角、争当主角,
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。
肇庆相关负责人表示 肇庆发展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产业有基础、有条件、有潜力。肇庆将牢牢抓住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,加快延伸产业链条,构建完整产业生态,在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上跑出好成绩。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巍华:
来源:南方+(记者 刘亮)